工作上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 职业倦怠怎么办
所谓职业倦怠,其实就是指对单调的工作开始有心理枯竭的现象,提不起兴趣也发现不了新意。这种情况的出现,有时是因为长期机械的作同一个工作,或者是因为上班族在工作重压下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,总是觉得自己的激情和兴趣被消耗殆尽,心理开始抗拒、不愿意面对工作。这种心理就是一种恶心循环,越是不显工作,却不得不强迫自己每天去面对,就这样无限的循环,不仅会影响到你工作上的效率,甚至还会影响到生活,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会极具下降、甚至导致一些生理上的疾病。
因此,搞清职业倦怠的原因,并积极及时的进行纾解,才能抑制恶性循环。
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
1.压力
越是外表光鲜,收入高的职业,同事之间的竞争越是激烈。长期加班赶工,没有足够休息,负荷过重,加上大城市物价高企等等,在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重压之下,不少人会产生怨气,在怨气没有得到缓解的状态下继续迎接工作,容易恶性循环,升级为职业倦怠。办公室一族有相对固定的工作环境和合作伙伴,职业倦怠情绪更易传染。例如,如果上司对自身的职业倦怠处理得不好,就极易将压力转嫁给下属,这样如层层叠罗汉,每一层都感到来自上一层的重压,下属也会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。
2.斗争
高智商的职场斗争也是职业倦怠的来源之一。这种职场之间的争斗往往不露痕迹,令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,也更消耗人的精力,造成心理负担。而让人容易忽视的是,生理上的不适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,引发职业倦怠。办公室是一个密闭的工作环境,空气难以流通,容易滋生病菌,若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,加上紧张的工作状态,人就容易疲惫,不良情绪更易爆发。
3.传染
办公室负面情绪的传播如同瘟疫一般迅速,往往一个人可以影响几十人,只要有一个员工辞职的话,很快就会牵起一个辞职小高潮,这是雇主们最不愿看到的。职业倦怠对自己、对他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,不可置之不理。
如何应对职业倦怠
如果察觉到自己产生了早期的职业倦怠,,并不十分严重的职业倦怠状态,可以采取一些手段,进行自我缓解。重点在于和周围人加强沟通,同时要转变自己的心态,多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肯定。
1.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病的标签,免徒增心理负担。
2.学会沟通,懂得“拒绝”。
3.面对批评,脸皮要“够厚”,不要将批评变成沉重的思想负担。
4.平时要多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,肯定自己。
5.有压力,吃零食、做运动。
6.有怨最好不要向同事申诉,以免负面情绪传染。
7.工作遇阻,可以和至亲打打电话。
职业倦怠的“症状”
生活习惯出现异常倾向
1.经常担心事情没有做好,没有做完,担心一些不好的事情会发生。严重者可能会心神不宁,烦躁不安,注意力难以集中。(焦虑倾向)
2.做事十分仔细,但只对细节部分非常在意,多次重复检查,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原则性问题。(强迫倾向)
3.回到家总是不想睡觉休息。(迟睡倾向)
4.分为两种情况:第一种是处于慢性焦虑中,即一直担心自己做不好工作,一直拖到最后没有时间了,才匆匆忙忙开始做事。第二种是完美主义心理发作,虽然一直在做工作,却一直没有办法完美地完成,所以拖到最后才做完。(拖延倾向)
5.不想做事,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兴趣,包括以前喜欢的东西。以前喜欢的事也不再想去做,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,情绪低落,不想去上班。(抑郁倾向)
身体不适和举止变化
1.有容易疲劳,头痛,脖颈不适,肌肉僵硬,耳鸣,目眩,肠胃不适等亚健康表现。
2.精神不振、记忆力减退、时常走神、犹豫不决、丧失幽默感等等。
3.容易愤怒发火,但之后就会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破坏了人际关系。
4.突然暴饮暴食、酗酒抽烟。还有来回踱步、坐立不安、磨牙、咬指甲等。
如果你出现了这样的症状,就要及时防治和对自己做出调整。